扶贫阳光普照脱贫奔康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江县直工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3-25 15:07:32

——南江县八庙乡普照寺村脱贫纪实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汽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道路上,两旁的小洋楼错落有致,眼中全是雪白的李花,搭配着地里绿油油的蔬菜,无处不在向人展示发展的喜悦,八庙乡普照寺村这个米仓古道上的贫困村,现今正在散发着脱贫攻坚的光和热。

    曾经的普照寺与其他高山村一样,人居环境恶劣、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千百年来与贫困相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面对祖祖辈辈挥之不去的贫困,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及全村党员群众骨干,转变思想观念,选准发展路子,抢抓政策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县扶贫帮扶单位的扶持下,普照寺人民奋发图强,抢抓连片扶贫、脱贫攻坚机遇,誓与贫困作斗争,村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硬化村社道路9公里,新建集中饮水站1处,新改建农户房屋147户,完成土地整理800亩,规模发展产业2000亩……

量身定制抓扶贫

    “丈夫和我都是二级残疾,完全没法干活,大女儿读初三,二女儿读初一,儿子读五年级……”这是该村贫困户胡奉华在精准识别大会上作的家庭自我陈述。胡奉华的陈述道出全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残、因病、因学、无劳动能力。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识别。村“两委”按照一户一申请,一户一评议,一户一公示的程序,严格遵照“一个标准、五项指标、六个不纳入”的要求,分社召开群众会议,通过群众推荐,贫困户申请陈述,群众评议票决,村民代表会评议,乡村干部复核的方式,精准确实贫困户59户206人,确保了公开公正,群众无异议。推行“54321”帮扶机制,领导干部结对认穷亲,帮助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农户自愿”的原则,逐户制定帮扶规划,细化帮扶措施。2015年,全村通过产业发展102人,医疗救助5人,移民搬迁4户17人。通过帮扶,贫困户家庭收入明显增加,已有32户102人脱贫。

夯实基础增后劲

    “我也没有想到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筹措10万元就把房子修好了,周围啥子都有,跟住在街上没啥子区别,反正我这辈子住这里就行了。”村民王结伟在自己刚搬进的新房门口高兴的说。王结伟是精准在册贫困户,通过城乡土地增加挂钩项目拆除了原来的六间土坯房,在聚居点新建了一座三层小洋楼。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村“两委”在通盘考虑村情实际和群众愿望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按照“村上缺什么,我们建什么,百姓期待什么,我们就实施什么”的原则,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村社道路9公里,全面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科学规划,新建集中供水站1处,彻底解决了全村百姓“饮水难”问题。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规划聚居点4处,采取拆旧建新、改造提升、保护维修三种方式,改造危旧房屋73户,有效解决了群众“住房差”的问题。

多措并举挖穷根

    “没有产业,就没有脱贫的底气,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就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只有瞄准市场,创新机制,壮大特色产业,才能真正帮助农民稳定增收。”八庙乡党委书记杨文生说。

    农民要增收,产业是关键。该村在确定产业发展时,紧贴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在通盘考虑当地光照、土壤、雨水、气温和农村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和青脆李+油牡丹三个主导产业。

 “生猪代养”把贫困户和产业大户绑在一起

    成立同辉土猪养殖合作社,采取农户入股、大户代养、收益分成的方式发展巴山土猪养殖。借助工行扶贫的400头土猪项目,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将贫困户不愿意和不能养殖的土猪全部交由本村的养殖大户王永林代为养殖,即贫困户以工行扶贫项目的土猪猪仔为股本,通过代养的方式注入到养殖大户王永林的养殖场中去,贫困户只享受分红,本金滚存发展。实现了贫困户在无技术、无资金、无场地“三无”的条件下,仍然能够长期享受收益分成,也解决了大户在产业发展中前期的资金瓶颈。

    贫困户罗刚慧,大儿子患尿毒症,二儿子眼癌,一家收入全靠丈夫在外务工。在与大户王永林、村委会签订了代养协议后,她激动的说:“现在我啥子都不管,每年最少可以分1500元,这样的政策才好哟。”

“反租倒包”把农户与企业连在一起

    种藕是普照寺村的传统产业,村上成立兴盛莲藕合作社,引进企业规模流转土地300亩建屯水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公司在完成屯水田建设后,再按土地流转价,将屯水田反包给20户入社农户。企业提供种藕、技术服务和保底收购,农民负责田间管理,成片种植莲藕,改变了传统“插花地”种植方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统一种植。扣除必要的支出后,农户每亩可实现收入5000元,是种植水稻收入的5倍,整个过程农民零成本、零风险。

“订单农业”把农产品变成商品

    在土地没有规模流转的地方,通过与益雅农业公司签订蔬菜收购合同,采取无限量收购,并保证最低收购价格,大大提升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村民陈幸福是村里种菜能手,但是由于家中只有他一个人,以往都是种出来的菜能卖多少卖多少,收入也不稳定。他介绍说:“现在有益雅公司收购,我就不担心卖菜了,以前卖不掉只能喂猪喂牛,甚至烂在地里,现在只要质量过关,一个电话就把菜卖出去了。”

“园区带动”把农民变成工人

    站在该村学堂梁上,一眼望去满山都是开着雪白花朵的青脆李,地上的油牡丹也正在疯长。村“两委”在2015年引进沐生农业有限公司规模流转土地800亩,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发展青脆李下套种油牡丹,目前,一期已种植500亩,二期300亩土地正在整理。现在每天都有20余名当地百姓在这里务工,根据工作量,每人每天可以挣到80-150元的工资。

    沐生农业公司总经理李明华介绍说:“我们的牡丹花在夏天要开接近40天,四个不同品种的青脆李成熟期均匀分布在6-10月,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这里建成一个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春天可赏李花,夏天可观牡丹,秋天可摘李子,打造休闲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围的农户一起增收”。

    现今的普照寺村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蜿蜒盘旋,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错落有致,一片片产业基地正在稳步扩建,每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普照寺村即将在2016年底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销号,全体村民将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丽新生活。

【字体:
主办:中共巴中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巴中江北新区白云台市委办公楼
投稿邮箱:bzszgw@126.com 联系电话:0827-5263114 
网站维护:巴中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备11012875号-1